轻客就选后驱车。前驱和后驱到底哪个好?这个视频带你深度了解一下,前驱车一般常见于小型车,前驱车主要由前轮来负责,动力方向性好,但是前驱车有一个很大的不足:车头太重,转向和刹车表现不好,像我们经常需要爬坡,走各种道路的轻客车还是更适合后驱。动力后驱车负担轴荷极限更高,承载能力也更强,而车辆满载时重心比较靠后,后驱车在加速起步和爬坡时垂直能力,能进一步增强后轮的抓地力,所以不存在打滑情况。

前驱车型分析:前驱车一般是前置前驱,发动机动力输出经过凸轮轴直接传输到两个前轮,所有部件都集中在车头部分,动力传输损耗最低,特点是同时控制驱动 转向。多使用在紧凑型轿车、中级轿车、中低端SUV等车型上,而且维护成本和油耗相对后驱更经济。由于前驱车少了后驱的中间传动轴,后排地台中间凸起高度可以大幅度降低,而且悬架调教偏软,内部空间拓展比后驱更宽泛,乘坐舒适性也远高于后驱车型。

前驱车的缺点缺点的话则是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车辆前部,车辆后部配重较轻,后轮很容易失去抓地力,操控性较差。此外,前驱车还先天具有转向不足的问题;还有就是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结构及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后驱车的缺点但后驱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发动机动力从传动轴到后桥驱动后轮转动,作用距离比较长,势必会损耗部分动力,而且由于传动轴、后桥等动力总成会占据较多的车内空间,会造成车内中间地板凸起等问题。

驱动方式的发展历史要把驱动的问题说明白,就得先从驱动的发展历史说起。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卡尔·奔驰在1886年发明的,这辆车实际是由辆内燃机驱动的三轮马车,它的前轮用于转向,位于车厢后部的发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尺寸更大的后轮而推动马车行走。这可以算是最早的后驱了,当时的设计思路完全是因为这样一来传动****最短、结构也最简单。
后驱车独霸天下的局面在几十年后才有所改变,1931年,奥迪公司的前身之一DKW品牌率先推出了采用前轮驱动的DKWF1车型,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前驱轿车。1934年,法国雪铁龙公司也推出了前轮驱动汽车“TractionAvant”,并将其投入批量生产,但当时前驱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